一业繁荣带动万业繁荣——东进国投推进“文旅
发布时间:2025-11-07 11:50
首席全媒体记者 朱克 全媒体记者 毛晨宇 通讯员 赵黄河 陈新刚 烟花在集市升起,歌声在奥体中心动员,诗意在乡村流淌……今天的东金新区,“文旅+”的组合活力深入城市肌理,深入乡村。 今年起,在东津新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的领导下,东津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津国投集团有限公司)正以襄阳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文化住宅+”为战略抓手,推动个体升级、改善民生福祉的产业升级,系统布局“文化旅游”三大主轨+商务”、“文化旅游+体育”、“文化旅游+农业”从填补民生短板的市场综合体,到引发消费热潮的文体盛宴,再到赋能乡村振兴的田园工程,东津国投通过推动务实创新项目实施,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成功,使“文旅+”成为激活各产业、惠及民生、引领未来的重要引擎,书写产城融合、城乡协同、民生幸福的新时代。 “文旅+商业”:补短板惠及民生 让市场烟火点亮消费新局面 色彩缤纷的容器打造创意空间,“大头菜”IP唤醒当地记忆,年轻创客聚集创业热情……东金新区文化坊烟花市场用商业创新打造充分发挥“烟火气”和“青春味”,成为既有温度又有活力的城市消费新地标。 作为东金国投旗下金华旅游投资建设的重大经济项目,文华坊花炮市场占地13.13公顷,总投资570万元,包括餐饮、零售、生活设施。与传统商业实体不同,它精准聚焦“青年创业”和“民众经济缺口”:通过租金减免、基础扶持等政策,为大学生、青年创客搭建“低成本试错”的创业平台,不仅填补了高校周边商业配套设施的空白,也填补了地区青年的空白。市场开业第一天就吸引了5000多人。 如果说文化广场是照亮一个地区的“民生小点”,那么金华里商业综合体就是一个“服务大点”。冰区”占据该区域。 针对东金新城约2.6万居民“需要出远门休闲购物”的痛点,东金国投精准部署,建设了由金华旅投投资运营的金华里项目。是该区域唯一的商业综合体,商业面积约17000平方米。定位为“15分钟生活圈社区”,涵盖超市、餐饮、休闲等多种业态。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生活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文旅+体育”:汇聚强劲流量动力,让文体节重振城市新消费 华灯初上,襄阳奥体中心歌声缭绕,荧光灯闪烁,数千名观众鼓掌变幻合拍。如此热闹的场面,成为东金新区促进消费、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鲜明例证。借助“文旅+体育”联合创新,东津国投奥体中心从“专业体育场馆”转变为“城市文化客厅”,成为活跃的消费娱乐中心。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今年4月,“梦在中国·音乐节(襄阳站)”音乐会在此举行。张信哲、萧敬腾等知名歌手齐聚一堂,为大众带来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 5月,邓紫棋《我是格洛丽亚》世界巡回演唱会继续亮相襄阳站。客流量大,直接导致消费“井喷”,“一场烧城的演出”效果充分展现。 东金新区举办单场演出不停歇而是采用“政府部门+国企”双联动模式,推动襄阳金投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深化“文化、旅游+体育”融合。继两场大型音乐会之后,奥体中心陆续举办了一系列赛事活动,逐步构建了“赛事+演艺+展览”的多方位文化体育生态。 奥体中心如今不再是“偶尔热闹的地方”,而是一张“常态活力”的城市名片,为东金新区持续吸引人流、重振消费、提升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旅+农业”:城乡融合促振兴,让田园诗词打通产销新环节 距主城区仅一刻钟车程的“鹿门春晓”田园农业文化旅游休闲综合体东津新区片区,用“文旅+农业”融合转型,盘活乡村资源,为城乡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区别于传统景区的“人造风景”,“鹿门春晓”坚持以“乡土气息、农耕文化、襄阳特色”为背景:农耕生产是游客体验农耕、选择的“天然课堂”,将当地农庄变成文化文化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在这里,游客可以触摸真实的土地,体验纯朴的乡村生活,农民可以在家就业、增加收入,分享发展红利,体验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可以同路。 东进国投以此为起点,积极探索“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和“三民生”(劳动、生活、电子)融合发展的深度路径。在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将农村从“洼地资源”转变为“开发高地”。 为实现长远发展,东金国投联合业内领先的文旅企业和专业机构,协同创意设计、游学、非遗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实现独具特色的文旅业态。 “流门春晓”总投资2亿元,规划了6大板块、10多个应用场景。通过科学的交通线路设计,打造“农业、文化、旅游小循环”带动“区域发展大循环”的效果——不仅让城市居民找到“乡愁”,更将农村产品与市场连接起来,真正实现城乡资源的配套、产销的无缝衔接。 未来e、东晋国投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文旅+”多业态融合,在优化结构中增强发展韧性,在协同联动中拓展发展空间,让“文旅+”继续成为激活各产业、赋能发展的“强大引擎”,为襄阳市新中心建设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