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新闻评论员曲静近日,有杭州网友表示,他们通过某平台以26元的价格预订了上门锁匠服务,但后来却被收取了1300元。该网友告诉记者,事件发生在10月24日深夜,锁匠上门后表示,锁的结构相当复杂,无法正常打开,只能更换。换锁后,师傅列了一份费用清单,其中锁芯588元、拉手288元、夜间服务200元等,共1300元。服务开始前我没有询问价格,事后通过平台投诉。经过协调,商家最终同意退还500元。涉事商家表示,Paalala页面上给出的价格是“26元”,是一天的上门服务费,且不包含开锁、换锁等具体项目的费用,且服务需双方协商。 (据11月4日经济展望直播)这位网友的经历引起了广泛共鸣。低价在平台上公布,高价则上门收取。此类消费纠纷绝非孤例。这是上门服务行业长期存在的常见“做法”,包括开锁。表面上看,交易者似乎履行了告知义务。 26元确实不符合市场开锁价格。网站上的小字表明这不是白天的上门费用。然而,低价是用来吸引顾客的,而精美的印刷品是用来推卸责任的。这种提醒不像是诚实地对待消费者,而更像是“假装”。锁匠服务往往具有便利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品质。当买家被困在外面时深夜进门,他们怎么会有耐心去逐行阅读写满专业的说明书?真正透明的价格标签应该像超市货架一样清晰易懂,而不是将关键信息隐藏在角落里。当买家下单时,商家主动告知买家完整的计费标准,这一直让买家踏入“价格陷阱”一步。锁匠上门后,以锁结构复杂为借口,鼓励消费者从开锁转向换锁,并列出了一系列高额费用,被认为影响消费。这种先以低价吸引流量,再以各种理由加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却几乎成为上门维修行业的“潜规则”。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啄木鸟”维修平台针对“小艾”事实上,这就是整个行业混乱的缩影。相比其他安排,开锁换锁与家居和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消费者在安全考虑的驱使下,更容易被迫接受不公平、不合理的价格。虽然本次事件中,商家在消费者投诉后退还了500元,但800元的换锁费仍然不合理。开锁换锁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服务。人民经济,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整个行业不允许出现乱价、高价的情况,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规范平台和贸易商的行为,促进行业价格透明化,消除行业痼疾,保护消费者权益,不能只靠后续的手段。消费者投诉或平台案件调解。整个O2O维修行业需要建立更加规范、透明的定价体系,明码标价。交易者必须诚信经营,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仅在页面上而不是在面角角落设置含糊的提醒,而应将计费标准以清晰易见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并在提供服务前与消费者进行主动沟通,确认每项服务的内容和价格,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充分知情的选择。平台应加强对交易者的分析和管理。不仅要反映一定的基本服务费用,还要求商家全面、准确地披露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同时,重点治理商贩违规涨价行为,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d 及时为消费者解决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行业服务标准,将锁匠等上门服务纳入重点监管区域,依法严惩“低价盘剥+哄抬物价”行为。从长远来看,他们可能会跟随网友的声音,考虑对锁匠等专业行业进行价格准备。案例管理,鼓励行业协会制定标准服务流程和参考价目表,让明码标价从“示范”变为“硬性规定”。只有这样,上门服务才能回归到提供便利的初衷,消费者在急需时也能享受到安全、规范、价格合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