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理技术赋能行业,推动食品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2 11:02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孙博阳)“我们要用科技赋能食品安全智慧管理,用现代检测技术支撑营养健康精准供给,通过产学研合作筑牢食品安全底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正在16日召开的新生产力赋能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作为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重头戏,新生产力赋能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新生产力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众多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就食品安全、行业发展等诸多话题进行交流讨论。会上,副局长张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司长表示,新的生产力通过智慧管理和技术提升,为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我们将从构建智能化平台、完善共性制度、推进创新合作、强化基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高水平管理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与监测评价司副司长龚国强表示,标准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引领路径主要是:一是坚守安全底线,动态调整添加剂,推广数字化标签,构建智能监测网络,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推动创新升级通过“三新食品”特别是合成生物原料的高效审批,为行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在谈到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质量内涵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发正表示,新的生产力给了我们新的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制造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和监控;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营养需求;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为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技术的融合和创新正在重构食品工业体系,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王新表示,新生产力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食品工业的发展。要以“四严”为根本基础,通过政府精准监管、产业协同、科技创新融合,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透明的食品产业链和供应链。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首都食品安全管理的创新做法。他表示,北京连续六年获得国家食品安全评价A级,通过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打造“阳光外卖”、“中央厨房+微厨房”等模式,构筑了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与此同时,北京通过优化服务、申领园区、博物馆等经济领域营业执照、举办“营商环境会议室”等方式,激活产业动能,精准定位营商环境。满足企业需求,推动社会共治格局发展,持续高标准保障公民“舌尖安全”。